文言文考點突破——翻譯
學習目標: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譯的要求和技巧“二標準六方法”。
一、考綱要求:
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,在試卷中所占分值有逐漸增長的趨勢。
二、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:信、達、雅
1、信:指的是譯文要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,避免曲解原文的意思。如:
①有功績,尋為上大夫:有功績,不久被封為上大夫。
②人窮則反本:人貧窮,就會追念本源。(“窮”應譯為)
2、達:指譯文應該通順明白,符合漢語的表述習慣,沒有語病。如:
①以勇氣聞名于諸侯:憑勇氣聞名在諸侯中間。(應譯為: )
3、雅:要求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能表達得生動優美,能再現原作的風格和神韻。
①秦,虎狼之國:秦,虎狼的國家。(應譯為:)
②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: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樣高潔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?
我們在翻譯時出現的錯誤主要在兩個方面:意思翻譯不準確、無中生有,句子不通。這是我們翻譯文言文的大忌:想當然,甚至靠想象;譯出之后,句子卻是不通的。
三、文言文翻譯的“二標準”:字字落實,文從句順。
1、“字字落實”:忠實于原文意思,不遺漏,也不能多余;換言之,原文和譯文必須是一一對應的關系,原文中有的意思,在譯文中一定要落實,原文中沒有的意思,在譯文中一定不能出現;不多不少,恰到好處。
2、“文從句順”:譯文要明白通順,合乎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,沒有語病。
四、做到“二標準”的“六方法”
我們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,到底怎樣達到“二標準”呢?教大家二招,就足夠用了,我們可以用“六方法”。“六方法”聽起來好像復雜,其實就是六個字,一個標準三個字,簡言之,就是“留刪換”、“調補貫”。
1、留、刪、換。先針對“字字落實”,我們講三個方法:留、刪、換。
(1)留:凡朝代、年號、人各、地名、官職等專有名詞或現代漢語也通用的詞,皆保留不動。如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”中的“文惠君”,“以資政殿學士行”中的“資政殿學士”,“嘉祐二年”,“廬陵文天祥”等。
(2)刪:把無意義或沒必要譯出的襯詞、虛詞刪去。
如“頃之,煙炎張天”中的“之”,“夫六國與秦皆諸侯”中的“夫”,“不知其淺深”中“淺深”是個偏義復詞,“淺”沒有必要譯出。
(3)換:將單音詞換成雙音詞,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后的詞,通假字換成本字……換言之,留的留下,刪的刪去,其他的都是“換”的對象了,這是字詞翻譯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。
如:“可燒而走也”中的“走”(使……逃跑),“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”中的“倍”(背),“自王侯以下,莫不逾侈”中的“自”(從)、“逾”(過度)、“侈”(奢侈)。
小結:對文句的每個字,我們根據實際用這三個方法,就不會有遺漏和增多了,能做到“字字落實”了;一句話――“字字落實留刪換”。
2、調、補、貫
(1)調: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要求調整過來。如:“何謂得之于心?”(什么叫在心里得到它呢?),“石之鏗然有聲者”、“以勇氣聞于諸侯”。
(2)補:即補出省略內容。古漢語較簡約,省略現象比較普遍,這就要求我們翻譯時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把省略的內容補出來。
如:“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”中省去了“樊噲”;“果地震隴西”中的“于”。
看來,用了以上五種方法,好像翻譯已不存在問題了,事實上也并不盡然。我們試著翻譯下面兩個句子看看:
①主人下馬客在船。②有席卷天下,包舉宇內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(秦有并吞天下,統一四海的雄心。)
好的是,我們還有第六個方法。
(3)貫:指要根據上下文語境,靈活貫通地翻譯。這往往指前五種方法都用上了還不能解決問題時。
一般說來,最后一個方法總是最有用的,有些同學看了這個方法就很高興了,以為前五個都不行了。但是,必須說明的是,這個“貫”不能隨便使用,因為對文言文翻譯而言,我們首先要“直譯”(留刪換調補),在“直譯”不能完成時,不得已才用“意譯”,這個“貫”就是所謂的“意譯”。
小結:從現代漢語看來,文言文之所以不能“文從句順”,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運用,所以“調”和“補”對翻譯是很重要的;“貫”雖然作為備用方法,但它的“結合語境”的精神還是極為要緊的。簡言之,“文從句順調補貫”。
五、堅持四個步驟,確保翻譯準確。
要確保文言文句翻譯的準確,在具體答題過程中,要堅持如下四個步驟:
1. 審。在翻譯之前,要結合上下文,領會大意,揣摩語氣。要審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語法現象,確定得分點,用筆將這些語法現象及得分點一一圈注出來,以激起自己的有意注意。
2. 譯。將文言文句以詞為單位逐一切分開來,然后用“留刪換”的方法逐一地加以解釋。再用“調補貫”的方法將逐一解釋出來的詞義連綴成句。
3. 查。翻譯完畢,仔細檢查重要語法現象及得分點是否已體現出來,句子是否通順,有沒有語病等。
4. 眷。在逐一查對文言文句中的語法現象全部落實到位以后,將草稿紙上的譯句眷寫到答卷上。
六、總結:
打個比方,如果說留刪換是看看有沒有少了零件的話,那么調補貫就是怎樣把這些零件重新組裝成一臺機器。話說回來,就文言文翻譯而言,這六個字并不是根本所在,而只是一種技巧。文言文翻譯的根本還在于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,尤其是實詞的積累和辨析,這是硬道理。古文功底好的人,他未必要學習什么“留刪換調補貫”,卻仍然能翻譯得很好。但是,對文言功底有限的我們而言,尤其針對考試來說,明確翻譯的要求,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,對我們無疑是很有用的,特別是遇到較難的題目和譯成之后校對時。
文章瀏覽
文言文考點突破——翻譯
來源:網絡 瀏覽:12160 下載:0 上傳:2013-01-17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