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試高分等于知識的靈活運用加上仔細認真周密的作答。當你對化學產生感情時便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。面對馬上來臨的期中考,大家更應精心應戰,多一些思考,多一些總結。化學姐就常出現的錯誤總結如下,希望各位“童鞋”在備考中能踏實備考,打牢基礎,避免錯誤。
化學 “一招”擊斃高考化學6類易錯點!
1遷移不當,與事實不符
飽和NaCl溶液中,Cl2溶解度減小,誤認為HCl溶解度也減小。但HCl還可以繼續溶解在飽和NaCl溶液中。
2思考問題過于理想化,不從實際出發
(1)含醛基物質發生銀鏡反應,與新制Cu(OH)2反應,鹵代烴水解均需在堿性條件下進行;檢驗鹵代烴水解產物中有X-,需要用HNO3酸化,再加AgNO3;檢驗淀粉水解產物時,要先用堿中和硫酸,再利用新制氫氧化銅;用碘水來檢驗淀粉水解是否完全時不用加堿中和。
(2)苯與液溴反應,稀苯酚溶液與濃溴水反應;
(3)NaHSO4固體中不存在SO42-,只存在HSO4-;在溶液中不存在HSO4- ,只存在SO42-
(4)不能用氣體物質除去另一種氣體;
(5)不能配制b mL、PH=a的弱酸或弱堿溶液;
3思維定勢,觀察不仔細,分析不透徹
(1)有機分子結構式中有幾個苯環要看清楚,千萬不要認為六邊形一定是苯環;
(2)SO3在標準狀況下是一種晶體,不是氣體;
4書寫不規范
(1)容量器書寫時不注明規格,滴定管書寫時不注明酸、堿式;
(2)第VIII、第IVA等容易寫錯;電子式、結構式、結構簡式、化學式、最簡式相混淆;離子方程式寫成化學方程式;
(3)熱化學方程式不注明狀態,△H單位為“kJ/mol”,放熱為“—”,吸熱為“+”;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時,小分子切不可丟失;縮聚、加聚反應時條件和n不要丟;寫反應類型時“酯化反應”寫成“酯化”。
(4)書寫電子式時,共價化合物不能忘了未成對電子,離子化合物中的陰離子與原子團離子不能忘了加中括號;
(5)多元弱酸電離、多元弱酸根離子水解:可逆符號和分步進行;
(6)淀粉和纖維素分子式都寫為(C6H10O5)n,但不是同分異構體,所以在分子式下面要用漢字注明;
(7)常見錯別字:酯化(脂)、油脂(酯)、炭化(碳)、褪色(腿)、加成、鈍化、氣體逸出、金剛石(鋼)、銨鹽(氨)、萃取(淬)、石炭酸(碳)、“焰色反應”寫成了“顏色反應”。
(8)在銀氨溶液中,Ag(NH3)2OH是以Ag(NH3)2+和OH-存在的;
(9)簡答題中的一些細節,如“打開活塞和止水夾”之類的描述不可忘;
(10)醛基、酯基、羧基的書寫要規范:“-CHO、-COOCH3、-COOH”;
5幾個容易忽視的概念
a.燃燒熱:抓住“1 mol,完全燃燒,生成穩定氧化物”
b.中和熱:抓住“稀溶液,生成1 mol水”
c.物質的量濃度:“溶液的體積”切不能把溶劑的體積當作溶液的體積;
d.同系物:“必須屬于同類物質---結構相似---相同官能團并且數量相等”;
e.結構式寫法不同,不能誤認為是同分異構。
f.計算化學反應速率時,濃度變化值除以單位時間,若求得物質的量的改變值,必須除以容器的體積,再除以時間;
g.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都是醛類物質,如甲酸、甲酸酯類也可發生銀鏡反應;
h.CaCO3、BaSO4是難溶物質,但溶解部分完全電離,屬于強電解質;
i.固體物質溶解是一個復雜的物理(擴散)化學(水合)變化,不是單純的物理變化;電離由于只有舊鍵的斷裂沒有形成新鍵是物理變化;溶液導電由于必然伴隨著電解所以是化學變化。
6其他易錯點
(1)涉及有機物時通常對碳原子數小于4的為氣態,大于4的為液態和固態這一常識不了解
(2)求NA時,由體積轉化為物質的量時,一定要注意標態和氣體,但由質量轉化與狀態和標態無關;
(3)離子方程式和化學方程式容易混淆;求物質的質量和物質的物質的量容易混淆;A、B兩物質反應生成C的結構簡式錯寫成化學方程式;
(4)有毒氣體的檢驗和制取要在通風櫥中進行,并要進行尾氣處理;可燃性氣體做加熱條件下的實驗一定要驗純,否則要爆炸;
(5)填空式計算題,缺少物理量單位,如摩爾質量單位為“g/mol”,有效數字或保留幾位小數意識淡薄;在實驗數據處理時要去掉一些相差太大的數據。
(6)要區分醇和酚:酚是-OH與苯環直接相連;
(7)Al2O3、Al(OH)3有兩性,一般要用強酸和強堿才能溶解;
(8)NaNO3中加入鹽酸,其實該體系中有H+、NO3-,當H+、NO3-共存時,具有強氧化性;
(9)做平衡類題目時,要先看清題給條件是恒壓還是恒容;
(10)檢驗物質時,要采用常用試劑,現象明顯,操作簡便:例:檢驗還原性物質一般用溴水、碘水、酸性KMnO4;檢驗氧化性物質常采用Na2S、KI(淀粉)溶液或試紙、FeCl2等(外加SCN-);
(11)合金一般熔點比各組分要低,硬度比各組分大;
(12)強酸、弱酸比較要看清起始濃度相同還是PH相同;
(13)氫鍵通常存在于HF、H2O、NH3、CH3CH2OH分子間;
(14)牢記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池的陽極失電子,電解時還要注意金屬電極本身失電子,寫電極反應式時還要考慮到兩極的氧化、還原產物與電解質溶液中的主要離子還能否發生反應;
(15)Al、Fe在常溫下在濃硫酸、濃硝酸中發生鈍化;
(16)物質相互之間反應,要注意題干中“少量”和“過量”的字樣;過量物質與新生成的物質能否相互反應,我們一定要考慮。
(17)PH計算時,稀釋酸溶液最終PH一定≤7,稀釋堿溶液最終PH≥7。
如何避免以上6類錯誤?只此一招——建立錯題本。
1如何建立錯題本?
1、化學要有一個專門的記錄錯題的筆記本。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,簡陋或精致都無所謂,但一定能足夠滿足你整理錯題所用。
2、分門別類地把平時練習或模擬考試中做錯的題進行整理、分析、歸類。
3、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,明確是答題失誤,還是思維方法錯誤、知識錯誤、運算錯誤,這是建立錯題本最為關鍵的環節。
4、把做錯的原題在錯題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貼在錯題本上,把原來錯誤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錯題本上,最好在下面留有一塊空白。
5、糾正錯誤。每一道題目的錯誤原因都要弄的十分清楚,然后記下錯誤的類型和原因,還要一步一步規范地把原題做一遍,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。如果此題有多種解題思路,可以在旁邊用另一色筆把幾種解法的簡要思路寫上。
6、定期歸類、整理。高三學年實行月考,因此,每一個月復習結束之前,應該把這一個月解題過程中所犯錯誤進行歸類整理,把它們分成知識型錯誤、思維方法型錯誤、運算錯誤等幾部分,也可按照學科特點、考試技巧、學習習慣、學習方法、學習心態等分類。這個過程是再學習、再認識、再總結和再提高的過程,可使大家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、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、對知識的運用更靈活。
7、錯題本上也可以記載一些考查知識全面、解法靈活多樣的典型習題。
2如何利用錯題本?
1.經常閱讀。錯題本不是把做錯的習題記下來就完了。同學們要經常在空閑時間或準備下一次考試時,拿出錯題本,瀏覽一下,或者對錯題再重做一遍,這樣就使每一道題都發揮出最大效果,在今后遇到同類習題時,會立刻回想起曾經犯過的錯誤,從而避免再犯。
2、錯題本上的題目反復看過,確實已經徹底掌握了,可以做個標記,在題號前或者題號上畫“叉”或者畫個“圓圈”,再看的時候可以略過這些做了標記的題目,避免耽誤時間。
3.、相互交流。由于基礎不同,各位同學所建立的錯題本也不同。通過交流,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,得到啟發,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,提高練習的準確性。
俗話說,吃一塹,長一智。如果“童鞋們”能從做的錯題中得到啟發,從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,成績就能有較大的提高。小編認為,經過反復思考和認真整理,你建立錯題本的過程就是有針對性查缺補漏的過程,也是將解題思路類型化的過程,是升華知識的過程。你的錯題本,切中你的所有弱點,是最適合你的復習資料,是你將來高考沖刺的最好助手。越到最后,這個錯題本對你的幫助就越大。除了自己的錯題,從別人的錯題中也能受到啟發
文章瀏覽
“一招”擊斃高考化學6類易錯點!
來源:網絡 瀏覽:2134 下載:0 上傳:2015-10-30
1